信息中心
2022年7月20日,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通過騰訊會議在線上舉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集體備課活動🚴♀️🤛🏼,研究院全體老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黨支部書記柳海濤主持。
在備課會上🐧🕣,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李俠首先安排了設置“科技與社會”課程的事宜,從“科技與文化🫃🏽、科技與經濟🧑🦼➡️、科技與軍事、科技與倫理”四個板塊入手,把它作為打通科技史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兩個學科的渠道🚦,全院老師要通力協作建設好這個交叉課程平臺。關於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自然辯證法概論》,李俠強調要提高政治意識和站位,精心備課,提升教學質量⛩;遵守教學紀律🧴,認真完成課程設置的教學目標🐳。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是一門新設置的重要課程,對培養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政治素養具有深遠意義🧒🏿。科學史院承擔這門課的“科技強國-科技報國”部分👨🏼🦰🧑🦼,參會老師先後報告了自己負責的模塊。李俠和毛丹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技發展的歷史以及標誌性工程。柳海濤匯報了十八大以來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歷程🍤🏋️。沈辛成講解了案例和討論在教學過程中的切入問題。陸群峰匯報了“工匠精神”與科技立國🌿。閆宏秀建議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中心,加入生動案例和視頻來引導學生參與。薩日娜介紹了日本等其他國家的科技發展現狀🤤。史斌認為應當在已有的課程基礎上突出科技特色,把內容做紮實。穆蘊秋建議根據本科生特點,多圍繞案例展開教學。最後,參會老師根據匯報的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集思廣益,整合每位老師匯報的內容,構建了初步的PPT課件。在發揮不同老師的特長的基礎上形成了統一的課程框架與內容。
通過集體備課會活動,研究院老師提升了政治覺悟,加強了教學紀律的學習🏛,增強了立德樹人的使命感,為未來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撰稿: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黨支部
審核:柳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