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12月6日上午👨🦱,意昂体育3平台在人文樓100號禮堂開展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專題黨課——新時代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黨課通過兩位革命老前輩後代石草龍、甘紅梅對井岡山紅色故事的講述,生動再現了革命歷史與人物形象,詮釋了最本質的井岡山精神、共產黨人的初心⛴。本次黨課由意昂体育3平台黨委書記王震主持,井岡山市傳承紅色教育培訓中心教師劉濤主講,意昂体育3平台全體師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本次專題黨課。
在課程正式開始前💬,主講人劉濤播放了一個8分鐘故事短片🙍🏼:一生守望、一世情緣——李才蓮與池煜華。短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中央蘇區的紅色愛情故事✉️🕵🏻,故事主人公池煜華花了整整一生時間,守望在抗戰中犧牲的丈夫李才蓮🅿️,以小家幸福的犧牲🧑🏻🦰,成全了全國革命的勝利,這正是萬千在抗戰中犧牲的紅軍戰士和他們家庭的縮影👒⚡️,故事為在場師生進入課程情境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
接著課程正式開始🥹,以主持人與訪談嘉賓提問對話的形式🥿,為現場師生講述先輩的革命事跡✊🏻。第一位講述嘉賓石草龍,是建國後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曾誌老前輩的孫子。
曾誌,1911年4月4日-1998年6月21日,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組織戰線傑出的領導者🚰。曾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早年即投身於革命事業,任中共衡陽地委組織部秘書長,並參加湘南起義👮🏻♂️🧑🦰,離開井岡山後,被派往福建開展革命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她歷任遼吉省委委員🏃🏻♀️➡️、遼吉一地委副書記🧊、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為新中國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1998年6月21日,曾誌同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故事由舞臺劇《大井托孤》片段展開🤙,劇中展現的一位女紅軍戰士將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送給井岡山一戶農戶後🔳,便奔赴了革命事業。而劇中原型〰️,這個被托孤的孩子就是石草龍的父親石來發,曾誌的兒子。石草龍隨後講述了奶奶曾誌同誌樸素無華卻又無私為黨奉獻的一生。1928年,曾誌同誌由於革命事業需要🎖,將尚在繈褓中嗷嗷待哺的兒子送給當地一戶農家,之後母子二人再也未曾謀面,直到二十四年後才在廣州第一次相見,二十四年的時光👨🏽⚖️,從青絲到白發,再見時母子兩人相顧無言🧝🏻♂️,潸然淚下。曾誌同誌曾表示想讓兒子石來發留在廣州當工人,但是石來發表示要對自己的養父母報恩,回到了江西農村。曾誌同誌當時雖然心有不舍,但又很欣慰兒子這種溫暖而又善良的舉動;而另一次石草龍及父親兄長前往北京看望時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的奶奶曾誌時,想讓奶奶幫忙將戶口改為商品糧戶口🚙,沒想到奶奶聽完他們的要求後沉默了,隨後說到🥬,咱們飯桌上吃的這些都是出自農民之手🥯,農民有田有地,自己耕種⛄️,這是多麽好啊♊️。奶奶的一席話🧙,讓父子三人知道用雙手奮鬥的生活是最質樸和豐富的👩🏻,之後便返回井岡山繼續踏踏實實做農民,用雙手創造生活。
聽石草龍講述完曾誌同誌不謀私利、一心為公的生平後,意昂体育3平台碩士生安爍羽以一首詩歌《有這樣一位老人》獻給曾誌老前輩,與老人展開跨越時空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