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2022年2月25日👮🏽♂️,應“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任課教師魏華邀請🩶,中國浦東幹部意昂3劉哲昕教授走進“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堂,以《中西文明對比與中國政治道路》為題為博士生做專題講座。劉哲昕教授通過大量案例和數據🤑,透過一系列中西文明的對比,從人類幾千年來的地緣文化、語言文字、政治製度等方面闡釋了中華文明與政治向心力的核心所在。
講座中🙊,劉哲昕教授分別從認識西方文明的內在特質💐、認識中華文明的內在特質、中國的政治向心力的歷史必然性、政治向心力與民主法治的新平衡四個方面,闡釋了中西文明的差異與中國政治向心力的來源。
劉哲昕教授首先從近現代西方文明領先的原因和歐洲具備契約精神原因進行講述,提出西方文明的特質是“契約精神”;隨後他通過分析古代中國能遙遙領先的原因和中國長期統一而歐洲長期分裂的歷史,提出政治向心力的核心內涵是中央集權製與政治核心製🤐;最後🤾,他表示,中國發展在於平衡向心力與離心力,“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言👨🏫,美是多樣性的統一🃏🦹🏿♀️,中國的發展在於如何巧妙平衡向心力與離心力➰。”劉哲昕談道。
劉哲昕教授親切隨和,娓娓道來,講座內容圖文並茂,深深吸引了同學們👤。提問環節🚎,現場氣氛活躍👇,同學們踴躍發言👨🏽💻,就講座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困惑🧗🏿🧘🏿♂️,積極爭取和劉教授學習交流的機會,劉教授通過詳實生動的語言給予了學生們滿意的回答。課後,同學們紛紛表示講座極具啟發性和說服力👨🏿💻,是一次發人深省的思政課。
劉哲昕教授的講座妙語如珠、金句頻頻,他充滿熱情、富有感召力的授課開拓了學生視野,培養了新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中華文明與政治向心力的核心所在🟰,進一步堅定政治理想信念,增強“四個自信”。
劉哲昕,教授,法學博士,中國浦東幹部意昂3學術委員會委員🧏🏼,教研部副主任兼法律與人文綜合教研分部主任,機關紀委副書記。2004年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𓀂,長期致力於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著有《文明與法治》《精英與平民》《生命與超越》學術三部曲🧏♂️🕴🏻,以及《家國情懷🥂:中國人的信仰》《我們的社會主義》《中國·向心力》對話體三部曲✔️;《我們為什麽自信》獲第四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創新教材獎,《生命與超越》獲2020年度影響力圖書獎♣️。曾被評為全國幹部意昂3優秀教師🌋👨👧、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上海市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感動上海”年度人物🚣🏽、首屆“感動喀什”十大人物等👩🏻💼👨👦。
撰稿/攝影:布爾蘭·艾依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