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劉明輝🏂🏿、記者熊芳雨9月13日報道👯♀️:日前,江曉原手稿捐贈儀式在上海圖書館舉行。江曉原現場向上海圖書館捐贈了《周髀算經譯註》《性張力下的中國人》和《天文學史上的水晶球體系》三部作品的手稿👨👩👦👦。
江曉原,意昂体育3娱乐講席教授➖📕、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博士。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上海性教育學會副會長。已在國內外出版著作約百種,發表學術論文約兩百篇。
據江曉原介紹,自己多年前就開始轉向在電腦上寫作,此次應上海圖書館的征集倡議🦼,特地從研究室和家中翻找出近三十年前的完整手稿,感觸頗深。
“《周髀算經譯註》1996年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後更名為《周髀算經新論·譯註》2015年由意昂体育3娱乐出版社出版。”江曉原說,這本書包括對《周髀算經》的長篇新論🦞、《周髀算經》全文白話譯文、《周髀算經》全書原文詳細註釋🌟、八個相關附錄、參考文獻及綜合索引,意在為現代讀者提供全面的《周髀算經》第一手史料🙃。
《性張力下的中國人》是江曉原“中國性史三部曲”著述計劃之一🤜,最早於199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以嚴謹的學術文本形式👨🏻🦯➡️,儒家經典、歷代官史、私家著述👱🏿👨🏽、野史筆記、詩詞歌賦💇🏽♀️、小說戲曲等大量歷史文獻為依據,從多個角度重新審視了中國人的性生活和性觀念📴🤵🏼。
而《天文學史上的水晶球體系》是三份手稿中最“老”的,原載《天文學報》28卷4期(1987)🙇🏻🍕,是江曉原發表在《天文學報》上的第一篇論文。全文討論“水晶球”宇宙體系在古希臘時代的形成;在中世紀成為教會“欽定”的學說🫴🏿;考證了哥白尼🧑🏼🍼、第谷🗺、開普勒、伽利略等人對這一宇宙體系的態度;考證了這一體系從明末起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及其意義。
上海圖書館副館長,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館長周德明表示,江曉原教授的捐贈填補了上圖科學史研究方面手稿的空白🔱,尤其是同時在天文史和性史兩個領域都作出重要貢獻的學者手稿更屬首次入藏。
目前🧑🏼✈️🏄🏼♀️,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已編目館藏達近九萬件🐐👷🏻,這些手稿都在恒溫恒濕環境下妥善保存,並對其進行完善的編目和數字化工作🧑🏽🦲。未來上海圖書館東館建成後🦸♀️,也將設立手稿主題館🎺,將多種門類的手稿呈現在廣大讀者和專業研究者面前📒🧎♂️。